之前曾經同大家分享過《厭奶系列》,收到唔少媽咪詢問有關加固嘅問題。
先講講我對孖仔嘅加固過程啦!
我對孖仔係33周早產嬰,佢哋更正齡滿4個月時,醫生叫我同佢哋加固,好囉試吓囉... 但好明顯佢哋未ready,所以我試咗幾日就停咗(之後畀個醫生黑我面)之後等多2個月,更正齡滿6個月再試過,佢哋就ready好多嘞!
意大利都興畀米糊,不過除咗用奶開之外,亦會煲蔬菜湯嚟撈。我自己試過味,其實勁難食...
Anyway,其中一個囝食得好ok,會追住嚟食。但另一個試一啖後,見佢面容扭曲覺得好難食,死都唔肯食第二啖。試咗幾日唔同嘅組合都係食一啖就唔理我,最終壓爛咗隻香蕉,佢就食到津津有味!
原來佢條脷好有要求,要真嘅食物至肯食(之後連整定嘅雪藏貨都唔肯食,要食新鮮整嘅,呢個係後話),於是我就冇再買米糊嘞...最初我都係一碗過,行冰磚派,加啲蔬菜冰或肉碎冰落去啲米度煲粥嘅。但因為我睇資料話其實白米營養價值唔高,淨係熱量高糖份高,所以要諗吓其他食物。
意大利人當然唔會餵粥,佢哋會餵pastina,一種細細粒嘅意粉,香港都見過有得賣,升級版就有星星粉。由於我自己食嘢係好嫌悶嘅,得粥同意粉唔夠variety,於是就學美國人煮cous cous(北非小米)。但cous cous調味唔係咁容易,我又係地獄廚神 ,煮完一大兜兩個仔都唔食,於是唯有學意大利人落芝士喺碗嘢度...
意大利其中一種baby first food係parmigiano,乜嘢嬰兒食譜都會落嚟調吓味嘅(即係平時食意粉會落嗰啲),但必須要熟成36個月至容易消化。除此之外,我亦經常會落robiola呢種軟身嘅芝士。任何食物落咗robiola,兩個都一定會食到見碗底。
過咗個零月,就開始畀啲手指食物佢哋。我好記得第一種畀嘅係蒸熟咗嘅甘荀,兩個都食得好開心!
最初只係當下午茶,畀啲蔬菜條、肉餅、薯仔餅等等佢哋食。見佢哋食得ok,就變成晚餐由得佢哋自己拎嚟食唔再餵。去到11個月大,就一日三餐都係佢哋自己食,我終於能逃出苦海唔駛再餵嘞!
好感動, 原本一打二每日餵兩餐我餵到發癲, 終於可以解放我開心到跳舞!
想囝囝囡囡食得好,其實同睡眠一樣,令佢哋鍾意食嘢,就自然可以輕鬆好多!
咁點至可以令BB對加固有興趣呢?首先係相信BB:
你知唔知道其實衛生署有好多相關嘅文章呢?(可惜有關嬰幼兒睡眠嘅資料嚴重不足,亦都唔係好update...)先quote當中一啲非常有用嘅部份,同大家分享:
寶寶會按自己需要調節食量
寶寶的生長必須要有足夠的營養,但吃得多不一定會高些。因為胎兒期間的發育狀況,特別是遺傳因素對生長有着重要的影響;餵得過量,容易導致肥胖和相關的健康問題。
- 寶寶的身體有內在調節的機能,會按生長的需要來調節食量,得到恰到好處的養分;
- 出生後首三個月,寶寶處於快速生長期,食量會增加得快;
- 快速生長期過後,寶寶的身體不需要那麼多養分,食量便會減少,有時甚至不願吃,但卻表現活潑。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況。(按:所以如果誤以為BB食得少咗就夾硬餵迫佢食,就會攪到厭奶/厭食嘞...)
要讓寶寶健康成長,家長的任務是:
- 提供營養合適又安全的食物;
- 跟隨寶寶飽和餓的反應來餵;
- 寶寶的身體需要各有不同,不要與別人比較食量;
- 寶寶每餐、每天的食量都不同;
- 有時活動後要吃多些,有時玩得太倦,反而不願吃;
- 處於快速生長期的寶寶的食量會較平常多。
理想的餵食方式,是依照寶寶的飽餓反應來餵食,不必堅持寶寶每餐吃光同一份量的食物。
識別寶寶的飽餓信號
寶天生懂得分辨自己的飽與餓,因此吃多少應由寶寶主導;
- 大部分寶寶在15-30 分鐘內便吃飽;
- 寶寶會以下列各種行為來告訴你「我肚餓了」或「我吃飽了」!
肚子餓的信號
- 對食物表示興趣;
- 將頭湊近食物和匙羹;
- 身體俯向食物;
- 太餓時會吵鬧、啼哭。
吃飽了的信號
- 不再專心進食;
- 吃得愈來愈慢;
- 避開匙羹;
- 緊閉着嘴唇;
- 吐出食物;
- 推開或拋擲匙羹和食物;
- 拗起背。
提提你﹕寶寶吃飽了,而你仍要他繼續進食,會導致:
- 寶寶覺得進食不是輕鬆的事;
- 寶寶對「食」產生反感;
- 產生其他進食的問題,例如寶寶在吃奶和吃飯時與你對抗,因而吃得少,或因進食過量而引致肥胖。
資料來源: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《6至24個月嬰幼兒健康飲食 (1) 起步篇》
法國人點同BB加固呢?
好多時我哋煮嘢食,覺得係要落鹽落糖落豉油至有味,但畀BB嘅食物又唔敢落調味料... 其實BB嘅味覺好敏銳,只係落少少香料,或者改變煮法,對佢哋嚟講已經吸引好多。
記住,加固嘅目的係向BB介紹唔同嘅味道同質感,所以不在乎份量,而在乎變化。越早畀BB嘗試唔同嘅食物、調味同煮法,BB嘅接受能力就越高,而且亦能夠更加引起佢哋對於食物嘅興趣。雖然咁講,初初加固時,又唔駛即刻諗咁多調味方面嘅嘢嘅!
記得以前睇書讀到法國人幫BB加固嘅哲學,個中心思想我好贊同。
還原基本步,法式加固法嘅哲學就係畀BB品嚐食物嘅原始味道。所以喺啱啱開始加固時,佢哋唔會幾樣嘢撈埋,而係每次只畀一種食物,務求原汁原味咁畀BB食,等佢哋明白每種食物嘅特點。而且,法國父母嘅心態,係畀BB嘗試新嘅味道,所以食幾啖就已經足夠,唔會一嚟就一大碗放喺BB面前,覺得食晒至算叻(無怪乎法國人身型普遍都好苗條)唔將啲食物一碗過撈埋晒,其實仲有一個好處,就係能夠平分風險。
除咗粥仔,仲可以煮乜嘢畀BB食呢?
上面提到,一開始我都係煮粥仔,後來就畀埋意粉粒(pastina)同北非小米(cous cous)。喺配料方面,起初係上網學整冰磚嘅。不過因為我煮嘢食太地獄冇乜sense,唔知點樣配搭好,又冇理由餐餐掉舊robiola落去... 於是又上網搵吓食譜,甚至dl咗幾個app。
有一個我好常用嘅app,除咗會跟BB月齡建議菜色,幫你編埋meal planning之外,亦可以按照年齡、早/午/晚/小食、主要材料、甚至準備時間等等去搜索食譜,非常方便。呢個app仲有shopping list,睇中邊幾個食譜save低,之後一click就知要買乜。當然唔少得加固相關資料,每日睇一兩篇,學咗好多嘢!
[Janet媽媽分享:多謝你推介呀, 我啱啱download咗, 似乎佢哋嘅食譜 多用唔同嘅seasoning, 又唔怕畀濃味嘢bb食, 煮法唔係淨係 白烚或者蒸煮, 例如9個月會有咖哩食譜, 又會落薑落蒜, 你有炒嘅方法... 都俾我諗諗, 係咪可以畀我小朋友再擴闊佢嘅味蕾]
除咗app之外,如果你有上網睇食譜嘅話,應該有聽過Annabel Karmel,佢嘅網站可以搵到好多食譜,仲包括一家大細都啱食嘅菜色,同埋唔同節日嘅食品,好靚囉,啱晒有心機煮嘢食嘅媽咪爹哋(即係唔啱我)。雖然有啲要畀錢至睇到,但其實見到個名之後再search,都會搵到類似嘅食譜。
只不過,好多媽咪好有心機整五顏六色嘅食物畀BB,但BB都係唔賞面,可以點做呢?
當你將所有食物撈埋,如果BB唔願意食,咁就冇第二樣嘢可以畀佢,令餵嗰個沮喪,被迫食嗰個反感...
之前《厭奶系列》分享過加拿大營養師 Ellyn Satter 提出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呢套理論:
- 照顧者負責決定BB食啲乜嘢
- BB有權決定食唔食,同埋食幾多
我明,講就容易,但BB唔食,冇嘢落肚之餘,又嘥咗啲食物,心態上好難跨得出呢步,好難放得開唔迫BB食...
所以,當你分開幾味上,咁一樣唔食,都仲有其他,營養均衡嘅一餐應該有蛋白質 (肉/魚/豆類)、澱粉質、蔬菜同生果,至少有四樣嘢,點都有一味啱食啩!例如,喺開始加固大約1-2個月後(甚至更早),除咗平時加固會畀嘅粥仔一類要餵嘅食物外,仲可以準備一啲BB可以自己拎住嚟食嘅蔬菜或生果,或者麵包都得(外國人點會餐餐食飯呢?),手指食物係加固必須要有嘅原素,唔係淨係行blw至會畀BB自己用手食㗎!
係呀,生果其實可以同其他食物一齊上,唔一定要食完至有,或者喺其他時間食。或者你會諗,畀咗生果佢先,食完飽咗仲點會肯食其他嘢呢?咁當然你可以控制份量嘅,你成隻牛油果隊畀佢,咁就梗係冇胃口食其他嘢啦!(不過其實食晒成隻,都叫有嘢落肚,而且牛油果營養價值好高,比食粥更好)當BB開始有意欲自己拎啲嘢嚟食,慢慢就可以變成一碟4道菜嘅餐盤,就好似以下幾幅外國1歲小朋友嘅餐盤咁:
懶人煮食法
要提高BB有嘢落肚嘅機會,可以將一餐嘅食材分開上,而唔好煮埋一碗。呢個做法,除咗能夠「分散風險」,而且明顯有唔同顏色,擺盤會靚啲,喺感覺上亦都冇咁overwhelming... 見到咁大碗粥,未食已經飽咗囉...
你可以買個分成幾格嘅餐盤,甚至我見有人用muffin盤,或者唔同顏色嘅cupcake兜(留言有相),都已經能夠令個擺盤升呢,大大提升小朋友嘅食慾~~~
畀多個貼士大家啦,如果希望小朋友營養能夠均衡啲,可以一餐分開幾個round,第一round每樣只係2-3啖,一來唔會咁overwhelming,小朋友會願意食啲,而且容易啲食晒,心理上都滿足啲。食完第一round,就可以隨佢意願添食,鍾意食就食多啲,唔鍾意食嘅亦唔會因為上咗碟而嘥咗,可以加料之後畀大人食都得!
或者你又會話,平時煮一碗嘢都諗到頭痕,分開煮咪即係煩多幾倍?
我除咗冇煮嘢食嘅天份外,亦都冇乜美術天份,所以從來唔會將啲食物變成動物呀圖畫呀咁。咁點樣可以輕鬆地餐餐煮幾道菜都唔會諗到頭爆呢?
係時間分享我嘅懶人煮食法嘞!(講明先,如果你熱愛煮食嘅話,呢個方法未必適合你,而且我諗你其實都未必需要)
我條方程式係:
➡️ 食材 x 香料 x 煮法以下係屋企常有嘅食材,另加其他季節性食品
🥩肉類:雞胸、豬扒、牛扒...
🥦蔬菜:翠玉瓜、甘荀、西蘭花、菠菜、蕃茄、青豆、粟米...(香港嘅選擇比我呢邊多好多)
🥖澱粉質:米、意粉(不同形狀)、麵包、多士、米餅、薯仔、蕃薯、酥皮、Grissini...
🌿香料:羅勒、迷迭香、奧勒岡、紅椒粉、咖哩粉、洋蔥、蒜頭...
👩🏻🍳煮法:烚、蒸、焗、煎...
每日開餐前1小時,我打開雪櫃,拎一種肉類、一種蔬菜、再決定一種澱粉質。
1歲前未能夠成舊肉食,煩少少要掉落攪拌機攪成肉碎、然後加一種香料、雞蛋、parmigiano、麵粉/麵包糠/熟薯仔(有時可以加啲蔬菜添),攪埋一pat後再整成圓形、長條形、三角形,最後拎去蒸/焗/煎... 咁樣配搭,仲有唔同嘅比例,其實已經可以有幾十款主菜嘞!
至於蔬菜,通常我都係原汁原味咁上碟,連煮法其實都冇乜點變化,細個蒸多啲,大個就焗,焗完迫咗蔬菜嘅甜味出嚟,已經好好食,乜都唔駛落。
澱粉質基本上變化冇咁多,不過薯仔其實都可以玩唔同嘅切法拎去焗,酥皮都得。我雖然唔係行blw,但都好鼓勵畀機會BB練習自己拎嘢食。半餵半自己食嘅做法,其實由8-9個月左右已經可以開始,最後過渡到1歲完全自己食。畀手指食物BB自己拎嚟食,能有助鍛鍊手指靈活度,而且亦能令BB更能享受進食嘅樂趣,並增加BB嘅自主度同信心。
最後再推介一下美國人用嚟提高BB食慾嘅方法,就係畀唔同嘅沾醬佢嘞!簡單嘅可以開盒希臘乳酪,或者打爛半隻牛油果,有心機嘅可以整hummus或各種五顏六色嘅沾醬。小朋友唔肯食蔬菜嘅,加啲沾醬就好味得多,肉餅亦可以冇咁乾身。
用上面條方程式,加上唔同嘅沾醬,諗餐單仲駛乜煩呢?
從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
好多媽咪爹哋會話:我已經整好多唔同嘅嘢畀佢食,但其實我覺得佢係好唔專心囉,只係貪玩,搵啲嘢引佢咁佢又會肯食,咁即係未飽啦!
請先想像,繼續而家嘅做法嘅話,一年後囝囝囡囡食飯嘅情況係點呢?電視送飯?繼續扮飛機逐啖餵?拎住隻碗追住佢嚟餵?食零食/飲奶飽?
除咗諗點樣令小朋友願意開心食嘢之外,我哋亦需要幫囝囝囡囡自小培養良好用餐習慣。
RIE育兒法嘅建議做法:
1) 預先講定你嘅期望食飯時必須坐好,食完至可以離開;家長決定食乜嘢,小朋友決定食唔食同食幾多。
2) 100%專注坐喺囝囝囡囡身邊,睇住佢食,令用餐時間成為親密,有互相交流嘅時間(RIE建議等BB大個啲至同大人同枱食飯)。
3) 離開坐位代表食完見到小朋友有想離開嘅動作,提醒佢走開就等如話你知佢食完,會即刻收枱(BB掉食物落地,亦代表佢食完,唔好等佢掉到成地都係,然後你激氣到爆炸呀!)
4) 保持冷靜,貫徹始終唔肯食嘢唔需要勞氣,亦唔需要同佢講數,話明走開會收枱就要做,咁至能夠畀到清晰嘅訊息佢。
5) 肯定囝囝囡囡嘅感受「你頭先離開座位係話畀我聽你食完,而家你改變主意想坐返低繼續食,但已經冇得再食,所以你覺得唔高興。下一餐會再有其他嘢食㗎嘞!」
6) 相信孩子相信你囝囝囡囡係有能力集中精神食飯,而且有能力自己食唔駛一定要人餵(唔一定要blw,就算係餵食都需要畀手指食物佢練習)。請相信佢啦!
資料來源:"Eating Isn’t Ours to Control – How One Parent Replaced Fear with Trust"
如果你小朋友已經有偏食嘅情況,我有一個webinar可以幫到你!
呢個由英國註冊營養師 Stephanie媽媽主講嘅課程,會同大家講解:'
✅ 點為之偏食?
✅ 點解小朋友會偏食?
✅ 導致偏食嘅外在因素,及潛在醫療相關成因
✅ 如何處理及改善偏食問題 (包括環境、食物、同心態嘅改變)
Categories: : 自信父母
用正向教養的方式去處理睡眠問題;以健康睡眠為基礎去面對育兒挑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