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提倡嘅安全睡眠建議,由美國兒科醫學會(AAP)及英國Lullaby Trust所發出*,係一套通用嘅標準,適用於1歲前嘅嬰兒。
睡眠姿勢
第一點係,無論日夜,都必須將BB背脊向下面向上,以仰睡嘅姿勢放落床。
圖:Safe Sleep Missouri
但如果BB已經可以輕易咁翻身,就唔需要將佢翻返過嚟仰睡,而可以「由得佢」趴睡。
「由得佢」嘅意思,即係唔鼓勵,但亦唔需要反對。因為趴睡絕對唔係乜嘢「技能」,需要「解鎖」。就算BB趴睡,亦唔代表佢會瞓得好,可以一覺瞓到天光。所以,如果BB翻身後大喊,你係必須幫佢,唔可以由得佢大喊唔理!
但如果BB鍾意趴喺度瞓,瞓得好冇投訴,咁就唔好走去攪佢啦!BB自己翻身搵個舒服嘅姿勢瞓覺,你不斷將佢反返轉,跟住佢又翻返過去... 結果大人成晚提心吊膽唔敢瞓得耐,BB不斷被騷擾亦無法瞓得好你都唔想瞓覺時不斷有人攪你啦,係咪先?所以,亦唔需要嘥錢買嗰啲「防翻身枕」啦!
而如果BB半夜醒咗趴喺度喊,你應該做嘅亦唔係立即9秒9將佢翻返轉!因為咁做,會令BB以為自己冇能力翻身,晚晚直接大叫求救,將翻身對睡眠嘅影響時間拖長好多!你可以畀少少時間BB試吓先,然後抱起佢安撫後,至再放返佢落床。日頭亦需要多啲畀BB喺地下活動,等佢有多啲機會去練習翻身(可放軟墊,但唔建議放大人床或梳化,因為太軟好難著力)。唯有BB學習點樣令自己瞓得舒服,至可以瞓得好啦!
另外,亦好建議每晚將BB頭部向住唔同嘅方向放落床,避免因為BB覺得某一邊比較吸引,於是長期只望住一邊,增加出現扁頭症嘅機會。
圖:pathways.org
床上用品
好多人唔知道嘅一點,就係BB必須要瞓喺一張堅硬嘅床褥上。要有幾硬?BB瞓落去唔會下陷就可以嘞,否則趴睡時面向下嘅話,BB就會無辦法呼吸,或者因吸入自己呼出嘅二氧化碳而中毒!
而且,張床單亦必須要緊緊包住張床褥至得,唔可以太大張突晒出嚟或皺起。
如果BB成日嘔奶,千祈唔好聽人講,用毛巾或買個三角枕將床頭抬高30度呀 😨 美國兒科醫學會(AAP)有明確指引*,話畀BB傾斜咁瞓,唔單止無助舒緩嘔奶(reflux)嘅問題,而且更有可能會令BB向下跌,屈住條頸透唔到氣...
上面提到可以由得BB趴睡,但前題係:BB嘅睡眠範圍,必須要清空, 一定唔可以有任何軟身物品,例如枕頭、棉被、公仔、攬枕、哺乳枕、以及縛喺床邊,聲稱能夠「保護」BB嘅床圍。因為,軟身物品除咗可能會遮到口鼻影響呼吸外,亦可能會引致二氧化碳中毒!床圍條繩有機會會纏住BB條頸,而就算係聲稱能透氣嘅網狀床圍,一樣危險。
BB床上唯一可以保留嘅物品,係奶咀。奶咀有助減低發生嬰兒猝死症嘅風險,但亦無須強迫BB使用。有關奶咀可睇埋呢篇文章:[奶咀,到底係育兒好物,定係睡眠問題嘅幫兇?(link)]
「老一輩經常話要整米袋壓心口,係咪真係有用?」
初生BB會因驚嚇反射 (Startle Reflex) ,突然手腳不自由主咁郁動而整醒自己。於是有傳統智慧話擺個米袋喺BB心口,用嚟定驚安睡。咁樣做,或者真係可以令BB瞓得安穩啲嘅,一啲外國醫院嘅新生嬰兒加護病房(NICU),甚至會將塞咗嘢嘅手套放喺BB身上,模仿媽媽嘅懷抱。
但要注意嘅係,喺醫院入面,所有BB都係24小時有人睇住嘅,而且亦有儀器監察住心跳及呼吸,所以發生意外嘅機會率好低。喺屋企就唔同嘞,幾年前就曾經發生過一宗意外,父母未能及時發現米袋向上移,結果BB面部被遮蓋窒息而出事!所以為安全起見,唔建議用米袋壓喺BB身上,其實BB身上亦唔應該放任何物品,避免釀成悲劇。
但BB成日整醒自己,點算好呢?
你可以使用包巾,將BB雙手跟身體包緊 (Swaddle) 。建議用拉鏈或魔術貼嘅設計,避免包巾鬆開,成晚要不斷整理,甚至造成危險。
有啲BB喺媽咪肚入面習慣舉起雙手,如果包到實反而會覺得唔舒服。市面上有一啲特別設計嘅睡袋,可以畀BB雙手放喺個頭旁邊,同時有包巾嘅效果,能有助減低驚嚇反射嘅影響。
Love to Dream Swaddle
記得當BB滿8個星期大,或者開始練習翻身嘅時候,為安全起見,必須停止使用包巾嘞!
但BB仲係成日會整醒自己,點算好?Love to Dream亦有專為過渡期而設計嘅款式,可以拆走手臂部分。以下呢種特別為過渡期而設計嘅睡衣同睡袋亦幫到你。
Zipadee Swaddle Transition Sleep Sack
呢種星星形狀嘅睡袋,會產生輕微阻力,令BB可以自由郁動之餘,同時仍能提供包圍及舒適的感覺。
注意:Merlin's Magic Sleepsuit 雖然係同樣為過渡期而設,但因為呢隻厚身睡衣有重量感,所並非100%安全。
網上買:[孖仔媽媽Catherine網店 (link)]
請注意,當BB出現開始想翻身嘅跡象,就要停止包住BB雙手,避免佢翻轉身趴咗喺度,但雙手撐唔起個身體,提高窒息風險。停用包巾,你可以轉同BB著睡袋,畀BB雙手能夠自由活動。用咗睡袋,亦唔再需要驚BB夜晚凍親,或者手腳被床欄kick住,而且仲有其他好處添:
如果你選擇畀BB用被(注意:AAP不建議用被),請將BB雙腳貼住床欄,張被只能冚到心口(露出膊頭),壓喺雙手之下。將被其餘三邊亦必須zip入床褥下面。咁做係為咗固定將被嘅位置,以及盡量限制BB嘅活動空間(唔同張制BB嘅睡眠能力),避免BB頭部會被冚住。
覺得好煩?張被會移位?攪多咁多嘢會整醒BB?咁都係用返睡袋啦!
圖:The Lullaby Trust
「應該幾時畀BB用枕頭呢?BB枕頭係咪可以預防扁頭症?」
BB並唔需要用枕頭,因為...
咁幾時至需要用呢?
喺2歲前都唔需要,而如果BB係瞓緊嬰兒床嘅話,亦唔應該用(一般建議3歲後至轉小童床,我囝囝都係3歲幾至開始用枕頭)其實,瞓得舒唔舒服,小朋友係知嘅,所以我唔會話幾多歲就需要用枕頭。從RIE育兒法嘅角度,我會睇返小朋友嘅情況去決定:小朋友有冇要求用呢?或者見佢會用手或公仔墊喺頭下面呢?
另外,2歲後用枕頭必須係幼兒枕頭,好薄身嗰種。之後大個啲都係睇小朋友需要,孖仔兩個身型唔同,所以枕頭一個厚啲一個薄啲。
有媽咪問:「唔用枕頭,好驚會有扁頭症喎?」
其實,畀BB仰睡並唔會導致扁頭症。頭先都講過,BB瞓覺會會郁嚟郁去,唔係咁多個鐘都維持住同一個姿勢(除非係有斜頸症,但呢個情況更加唔應該用枕頭)。所以,瞓覺時唔需要用枕頭,更加唔應該用任何產品去試圖固定住BB嘅睡姿(用手都唔好,否則BB習慣咗,夜醒自己郁唔返去個睡姿,自然又會大喊求救 )
要避免扁頭症,你只需要喺BB清醒嘅時候,多啲畀佢喺地下自由活動,或者放返喺BB床都可以。頭部活動冇受阻,自然就可以自己擰嚟擰去,個頭至會又圓又靚啦!
睡眠地點
好多媽咪習慣日頭畀BB喺廳瞓覺,方便照顧。但BB床喺房,於是就會將BB放喺可傾斜嘅嬰兒餐椅畀佢瞓覺。
呢個做法,好可能會導致扁頭症㗎!因為BB唔能夠自由活動,個頭會限制咗側向一邊,久而久之影響到頭型... 其實呢類會限制BB活動能力嘅產品,一日唔可以用多過30分鐘(真係用嚟食飯唔計),尤其是瞓覺更加唔用得。除咗影響頭型之外,仲會令BB習慣咗個睡姿,放返落床反而唔習慣瞓唔到...
而且,你唔知BB幾時會夠力翻身,成個跌落地就大件事嘞!就算扣住安全帶唔怕佢會跌,但諗吓吖,喺飛機上面你瞓得舒服嗎?將BB放喺餐椅上扣上安全帶,郁都郁唔到,冇得自己揀個舒服嘅姿勢瞓覺,就算細個時冇嘢瞓到,終有一日會抗議唔肯再被縛住呀!
其實,市面上所有傾斜睡眠產品都不適合畀BB瞓覺用,只有表面平坦及堅硬嘅產品,至能夠確保安全性。啱啱出世幾個月嘅BB,條頸未夠硬,唔係攤平瞓喺度,個頭就可能會側埋一邊或「中」 向前,令呼吸道受阻塞,抖唔到氣。亦有可能會喺你唔知道嘅時候,翻身面向下,同樣會有窒息嘅危險。美國市面上已有幾款傾斜式嬰兒床被召回,例如Fisher-Price嘅Rock’n Play Sleeper,就喺2019年4月就被全面回收,因為呢件產品同32名嬰幼兒死亡有關。
好多時,我哋購買嬰兒睡眠用品,都會想令BB瞓得舒服啲,但「舒服不等於安全」呀!購買BB產品時請注意,必須要寫明係crib, bassinet, portable crib, or play yard至能夠畀BB喺入面瞓㗎!(所以high chair同swing都唔得)市面上好多聲稱安全嘅產品,其實都並未得到正式嘅確認,真係100%安全。例如,「透氣」 床圍、防側睡枕等,其實全部都唔應該用㗎!
另外,千祈唔好將BB放喺梳化上瞓覺,如果BB喺躺椅、搖搖椅、可傾斜式餐椅、汽車座椅、BB車(有可平躺嘅嬰兒籃除外),或孭帶上瞓著咗,應該儘快將BB轉移返去平坦嘅地方繼續瞓覺。好難?BB會即刻醒?咁就應該直接畀BB喺床上入睡嘞,除咗安全外,BB亦能瞓得好啲,唔會一開眼唔知自己喺邊而嚇醒!
最安全嘅做法,係最少頭6個月,大人同BB同房不同床,甚至去到1歲。AAP唔建議母子同床,因為無論你幾小心,都仍然存在一定風險。
喺以下幾個情況下,會更加危險:
好多時,大人同小朋友分房各自瞓,雙方嘅睡眠質素都更有機會得到改善,呢點喺好多case都曾經見到。有媽咪話,同小朋友同房瞓連咳都唔敢,怕整醒囡囡,結果成晚瞓唔著但連郁都唔敢郁... 最後決定兩公婆搬出廳瞓,全家人連埋7個月大嘅囡囡都自此一齊一覺瞓到天光!
當然,每個家庭有唔同嘅情況,家長嘅育兒觀亦可以有好大分別。分享少少我喺進行睡眠諮詢時嘅一般建議。只要符合以下3個條件,與孩子同床而睡可以係一件美好嘅事:
尤其是如果你希望BB能夠自行入睡,除非你囝囝囡囡已年滿3歲,否則不建議畀小朋友瞓大人床
唔會感到沮喪或不滿。如果係因為BB有睡眠問題,至迫不得已同床,咁會對家庭氣氛帶嚟隱憂
如果BB半夜經常醒咗喊,需要你安撫至能夠再次入睡,咁並非能持續落去嘅事
但如果真係冇空間,需要同BB一齊瞓的話,就必須注意以下幾點:
有啲媽咪爹哋為咗保護BB,會用床中床/分隔床,其實分隔床同樣有一定風險,甚至可能因為家長誤以為BB瞓喺分隔床內會較安全,更易疏忽而做成危險!當BB與父母同床而睡,最危險嘅係BB好可能會被床上被鋪冚住,又或者被大人壓住無法呼吸。呢種分隔床睇起上嚟似乎將BB與父母嘅睡眠空間分隔開,但其實完全無助減低以上情況發生嘅風險。
畀BB瞓喺獨立嘅空間,係最安全的做法。必須同床而睡的話,父母就必須注意自己入睡時嘅姿勢,確保BB能得到最佳保護。如下圖所示,媽咪需要側睡,一隻手臂向前伸,另一隻手臂則應向下,畀BB瞓喺雙臂之間所形成一個C字嘅位置之內。
圖:The Lullaby Trust
切勿將枕頭放喺床邊當護欄,一來會增加BB嘅窒息風險,二來當BB郁動或喺床上爬行時,單單幾個枕頭並不足以阻擋BB跌落地!就算係市面上出售的防護欄,同樣並唔係100%安全,因為BB有可能會被卡住喺防護欄與床褥之間,無法呼吸而發生意外。當BB識企,床欄亦好可能會因BB猛力搖晃嘅動作導致鬆脫。
P.S. 注意圖入面寫“safer" bedsharing,而非"safe" bedsharing,因為同床而睡有一定風險,並非完全安全嘅睡眠安排。只要你有足夠嘅空間,請畀BB自己瞓嬰兒床
如果你因為BB半夜成日醒瞓得唔好,令你要成日起身抱返佢瞓,所以太攰之下「被迫同床」,其實唔需要死撐㗎!睡眠係科學+心理學,只要移除令BB夜醒大喊嘅成因,令BB半夜醒咗都可以自己安然瞓得返,唔駛次次大喊求救,咁就等如「一覺瞓天光」!
係㗎!想BB瞓得好,重點唔係「自行入睡」,而係BB半夜醒咗可以都可以瞓得返!而要幫BB做到呢一點,絕對唔需要留低個BB喺房由佢喊到瞓著!你絕對可以留喺BB身邊安撫佢,Cry it out (CIO) 已經過時㗎嘞!
[Dolce Sleepers 甜睡寶寶網上課程]
報讀課程,仲可以同我喺Zoom直接傾你BB嘅情況㗎 😉
0-5個月:甜睡寶寶計劃
6個月-2歲:睡眠調整全面睇
2歲以上:幼兒自行入睡課程
想知道課程係咪適合你同你BB,歡迎隨時搵我傾傾 😁
Email: catherine@dolcesleepers.com
資料來源:
Categories: 甜睡寶寶
用正向教養的方式去處理睡眠問題;以健康睡眠為基礎去面對育兒挑戰!